劇烈運動 易誘發心臟病 醫生:賽前心臟篩查更安心

特約

發布時間: 2024/05/29 00:00

最後更新: 2024/05/29 08:59

分享:

分享:

近年大家對「運動有益心臟健康」的意識提高,經常抽時間運動強心,但很多時候也會聽到市民在健身房、馬拉松比賽或球賽時因突發性心臟病而猝死的悲劇。心臟科專科麥耀光醫生表示,運動猝死成因大多與心臟病有關,當中除先天性或結構性心臟病外,35歲以上人士猝死主因普遍是由隱性冠心病引起。由於冠心病病徵一般並不明顯,故提醒市民進行長跑或比賽性運動期間,若感到心跳特別快並出現胸悶、不尋常的心跳、氣促或頭暈等症狀,應立即停止運動,並要盡快求醫。

不少研究也指出,恒常運動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死亡率,不過如果運動過於劇烈或屬於比賽性質,過程中產生的心臟壓力可能導致突發性血栓,或增加隱性心臟病發的風險。麥醫生指出,根據統計顯示,運動結束後的一小時內,心臟猝死的機率大約是百萬分之5至於10%,即每10萬人次就有一位可能發生猝死事件,情況並不罕見,所以建議運動新手應該量力而為。如果市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懷疑,或本身是中年人士、有抽煙習慣、患有三高及有家族病史等高危因素,進行高強度比賽性運動如馬拉松之前,應該做一次詳細的心臟檢查和評估,做好風險管理,並安排充足時間進行循序漸進式的訓練,以提升個人體能,減低運動時出現心臟猝死的情況。現時主要的心臟檢查方法有運動心電圖、心臟超聲波及心臟電腦掃描等。

麥醫生指出,若本身是中年人士、抽煙、患有三高及有家族病史等高危因素,進行高強度比賽性運動前,應該做一次詳細的心臟檢查和評估,做好風險管理。

35歲以上猝死 多由隱性冠心病引起

麥醫生指出解釋說,35歲以上的人心臟猝死大多由隱性冠心病引起。「一般而言,高血壓、高血糖和高膽固醇,以及有吸煙習慣都會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。而當體內壞膽固醇含量過高時,它會積聚在血管內壁形成粥樣斑塊,若加上患者還進行劇烈運動,便有可能引發心臟病發。」

當體內壞膽固醇含量過高時,它會積聚在血管內壁形成粥樣斑塊,若患者進行劇烈運動,便有可能引發心臟病發。

事實上,心血管疾病與膽固醇關係密切,要減低心臟病發或運動猝死的風險,必須嚴格控制體內的壞膽固醇。麥耀光醫生指出,根據國際指引建議,對於中至高風險的患者,理想的膽固醇水平應以愈低愈好為原則,部分高危人士甚至需要將壞膽固醇降低50%或更多,才能有效減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麥醫生指出補充指,由於約有70%的膽固醇是由肝臟合成的,只有30%是由食物攝取的,所以僅靠控制飲食、避免攝取高膽固醇食物,以及持續運動來維持理想體重和肌肉量是難以達到目標的,一般建議配合藥物治療。「目前最常用的一線降膽固醇藥物是他汀類(Statin)藥物,它可以通過抑制肝臟製造膽固醇來降低膽固醇水平,並有助於穩定血管內的粥樣斑塊,減少其破裂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。然而,若屬遺傳性高膽固醇的病人,壞膽固醇通常比正常人高出兩至三倍,或需要使用新一代膽固醇注射劑以達至目標水平,詳情可向醫生查詢。」

最後,麥醫生指出重申,提升個人體能水平可以直接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率,延長壽命。「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良藥。只要在參與運動或比賽之前進行心血管篩查,就能有效減少運動猝死的風險。此外,透過有系統的運動訓練,亦能提升個人的體適能水平,是減少心臟血管疾病和整體死亡率、延長壽命的最終目標,市民毋須過分擔心。」

心臟科專科麥耀光醫生

(特約)